你的購物車是空的
魚油劑量、濃度
2025-07-18
魚油濃度重要嗎?EPA/DHA比例怎麼挑?營養師攝取建議一次搞懂

魚油是許多家庭常備的保健食品之一,具備調節生理機能、維持日常代謝、穩定情緒等多種功效,是現代人健康保養的重要選擇。但市面上魚油百百種,劑量、濃度、EPA與DHA比例到底該怎麼看?不同需求族群應該怎麼選?這篇文章將帶你看懂魚油標示的眉角,釐清EPA與DHA的實際功效,並針對不同使用目的提供具體選購建議。目錄為什麼需要補充魚油?現代人容易忽略的營養魚油濃度怎麼看?教你用營養標示精準挑選魚油濃度公式為什麼高濃度比較好?EPA和DHA的差異?依需求選對成分才有效怎麼選EPA與DHA的比例?依照生活需求精準補充每天吃多少魚油才剛好?各國建議量一次整理各族群適合的魚油攝取建議推薦魚油:結合高效與環境友善的配方選擇總結:三步驟選對你的魚油為什麼需要補充魚油?現代人容易忽略的營養飲食西化、外食比例高,讓現代人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量遠低於建議值,而魚油正是補充這類脂肪酸的重要來源。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分 EPA 與 DHA,參與多項身體調節功能,包括:支持內部代謝平衡協助調節情緒與壓力反應幫助維持思緒清晰、理解與記憶力有助於日常感官靈敏度與感知表現因此,適度補充魚油不僅是維持日常健康,更是因應生活壓力與營養落差的有效方法。魚油濃度怎麼看?教你用營養標示精準挑選產品包裝上常見「高濃度魚油」、「高單位Omega-3」等字樣,實際上怎麼分辨魚油的品質?關鍵就在於營養標示。魚油濃度公式魚油濃度(%)= (EPA + DHA) ÷ 魚油總量 × 100% [1]舉例來說:AB牌魚油,每份含1200mg魚油,其中EPA佔600mg;DHA佔500mg,因此,其濃度為 (600+500) / 1200 x 100% = 91.6%。為什麼高濃度比較好?魚油中除了EPA與DHA,也含有其他脂肪酸或雜質,這些成分對調節身體機能的幫助有限。高濃度代表有效成分比例更高,吸收利用效率更好,自然更值得選擇。✅ 小建議:EPA+DHA含量達800mg,且濃度>85%EPA和DHA的差異?依需求選對成分才有效魚油中的兩項主成份:EPA、DHA,他們倆有差嗎?有的!還記得很久以前的鮪魚罐頭廣告嗎?廣告詞中提到:鮪魚含DHA,吃了思緒靈活、守護明亮。這句話是正確的,一些研究也指出,DHA與記憶、思考、認知功能的維持有關 [2]。而EPA則是主要參與抗發炎功能的物質,並與循環代謝有關 [2],提升保護力,部份研究也提及EPA可能對情緒有助益。怎麼選EPA與DHA的比例?依照生活需求精準補充EPA與DHA的效益不同,也因此各家魚油成份比例,在挑選上就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了。下面整理出幾種常見情境與建議選擇:生活需求建議EPA:DHA比例一般日常保養約3:2(接近天然魚類比例)支持循環與代謝平衡3:2以上,如2:1、3:1(EPA偏高)專注力、學習效率、守護晶亮3:2以下,如2:2(DHA偏高)✅ 日常保養建議以EPA:DHA約3:2為基準;如有明確需求,可選擇針對性配方。每天吃多少魚油才剛好?各國建議量一次整理「食物過量時就會產生危害」,不只是藥品服用過量會造成身體負擔,食品也會。舉個例子:水中毒。水是每個人生存必需,沒有人會質疑喝水是否健康,但是當短時間極大量飲水,就會產生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的水中毒。因此,魚油是吃越多越好嗎?肯定不是的。針對魚油攝取,各國都有所規範,舉例台灣、美國、歐盟:台灣:衛生福利部訂定建議攝取量,為每日EPA與DHA相加不宜超過2公克 [4]。美國:國家衛生院對於一般日常攝取的建議則落在EPA與DHA相加250至500毫克,最多不宜超過3克(其中保健食品不宜超過2克) [5]。歐洲:食品安全局則同樣公告了日常攝取量為兩者總和250至500毫克,特別的是,它針對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建議額外多增加200毫克攝取。最高攝取量則定在5公克(其中EPA單獨不超過1.8克) [6]。國家/組織建議攝取量(EPA+DHA總和)安全上限台灣 衛福部不超過2000mg-美國 NIH250~500mg/天;不超過3000mg(保健品不超過2000mg)3000mg歐洲 EFSA250~500mg/天;孕婦、哺乳婦女可額外補充200mg DHA5000mg(EPA單獨不超過1800mg)✅  結論: 一般保養每日攝取250~500mg即可;若有進階需求,則依情況提高劑量,但總量應控制在每日2000mg以內。各族群適合的魚油攝取建議使用族群建議攝取量建議EPA:DHA比例一般成人日常保養250~500mg3:2加強代謝與情緒調節者1000mg以上3:2 ~ 3:1專注力與認知表現需求者1000mg以上接近2:2孕婦、哺乳婦女450~700mg3:2(可增加DHA)推薦魚油:結合高效與環境友善的配方選擇由好好生醫推出的「魚悅魚油」,針對現代人的保健需求設計,具備以下特色:選用鯷魚來源:小型魚種、重金屬累積風險低rTG型態:高吸收率、體內利用率佳EPA:DHA黃金3:1比例:符合國際研究建議,適合情緒與循環保健環境友善製程:兼顧健康與永續理念魚悅魚油的設計,結合安全、高效、實證、環境保護,是一位能夠長久陪伴您健康的日常夥伴。總結:三步驟選對你的魚油看濃度:EPA + DHA 每日800mg以上、濃度>85%看比例:依據個人需求挑選EPA:DHA配方看攝取量:控制在每日250~1000mg,長期使用更安心選對魚油,不只是日常保養,更是生活品質與健康感受的穩定後盾。如果你也常對魚油感到困惑,這篇文章希望能幫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選擇。文/好好生醫品牌營養師 曾士豪營養師參考資料: [1] How much EPA and DHA is in your omega-3 supplement? [2] GrassrootsHealth Nutrient Research Institute。DHA vs EPA – is there a difference in what to take and why?  [3] 健康指南。魚油怎麼挑幫助最全面?哪款魚油功效最強? [4] 衛生福利部(2020)。預告訂定「食品原料魚油之使用限制」草案。 [5]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Omega-3 Fatty Acids。 [6]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Scientific Opinion on the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and docosapentaenoic acid (DPA)  

魚油功效懶人包,一次搞懂怎麼吃才有效!
2025-07-05
魚油6大功效懶人包:穩定情緒、抗發炎,一次搞懂怎麼吃才有效!

魚油在這幾年隨著電視廣告、網路推播,不知不覺走進我們的生活。但你會不會有個疑問:魚油好像不錯,但到底是吃什麼的?而本篇所整理的重點,希望能讓你完全理解魚油好處何在?以及魚油怎麼吃?目錄懶人包第一包:魚油是什麼?懶人包第二包:魚油的6大科學實證功效1. 抗發炎2. 穩定情緒、提升專注3. 降血壓4. 降血糖5. 降血脂6. 護眼懶人包第三包:哪些人最適合補充?懶人包第四包:魚油常見迷思與副作用迷思一:魚油是萬靈丹?迷思二:吃越多越好?結語:選對油,心情與健康都會更穩定!魚油是什麼?所謂魚油,是指EPA、DHA兩種脂肪酸,脂肪酸有很多種,有分成長鏈短鏈、飽和不飽和等。其中魚油屬於「長鏈」、「多元」、「不飽和」的脂肪酸。這三種關鍵字分別代表了魚油不同的特性與攝取的理由:有人體必需的 EPA/DHA 「長鏈」脂肪酸 EPA又稱二十碳五烯酸,DHA則是二十二碳六烯酸。這在脂肪酸來說都相當長,使得人體並沒有辦法自行產生足夠的EPA、DHA做使用,也因此魚油在食物中攝取不足時,常需要額外補充。有抗發炎特性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指不飽和的程度較高,而多元的種類也決定了脂肪酸的命運。Omega-3、Omega-6會在身體中形成完全相反的結果。Omega-3(如魚油)是抑制發炎的脂肪酸;Omega-6則是促進發炎,結構相似但結果相反,必須得仔細分辨。有心血管保護性的「不飽和」脂肪酸 相較於動物的飽和脂肪,適量的不飽和脂肪是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保護作用的。   註★ Omega-3脂肪酸:魚油(EPA、DHA)、藻油(素DHA)、亞麻仁油等。  註★ Omega-6脂肪酸:葵花油、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等,通常為一般外食店家使用之油品。魚油的6大科學實證功效1. 抗發炎說到魚油功效,首要想到的就是抗發炎,前一節說到,在現代飲食中的Omega-3與Omega-6是嚴重失衡的,《美國心臟協會》建議這兩種脂肪酸比例應達到1:1[1],但由於價格成本考量,外食多用Omega-6脂肪酸之油品來烹調,以至於我們多處於促進發炎的身體狀態。而國外研究很早就證實,這些脂肪酸如何在我們體內轉化,形成抗發炎或是促發炎的結果,而為了獲得抗發炎的魚油功效,研究指出,每日2公克的魚油攝取是指標。[2]2. 穩定情緒、提升專注你是否曾有「心情像雲霄飛車、上班常大當機」的感覺? 研究發現,EPA 對神經傳導物質有穩定效果,可協助平衡腦中多巴胺與血清素,有助減少壓力、焦慮與注意力分散等情緒困擾。特別是每天長時間接觸 3C、久坐久站、壓力高的人群,更容易陷入「腦霧、易怒、疲憊感」的循環,這時魚油的情緒調節功能就特別值得補充。📌 建議劑量:每日 1-2 克 EPA 為主的魚油,連續補充 4 週以上可見改善。[8]3. 降血壓早在1990年代就有相關研究佐證,魚油對於收縮壓、舒張壓的下降有幫助[3],原因是魚油有減輕血管收縮的反應,使血壓緩和降低。而後續的研究也指出最佳攝取劑量為每日2克的魚油[4],是日常保健中的好選項。4. 降血糖除了降血壓,魚油也具有降低血糖的潛力,原因來自其抗發炎的實際功能。當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將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血糖控制能力受影響,這是第二型糖尿病的肇因。[5]5. 降血脂血脂高還可以吃魚油嗎?魚油雖然也是油脂,但卻能帶來降低血液中脂肪的功能,一項刊登在國際心臟雜誌的研究提到:每日攝取魚油可顯著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的含量,且不會對膽固醇造成影響,在各項研究建議攝取的魚油的量之下,並不會造成反效果。[6]6. 護眼除了我們所知的維生素A、葉黃素、蝦紅素等護眼配方以外,其實魚油也對眼睛健康有益。這要提到魚油的其中一種特性:抗氧化,能保護眼睛裡精密而細微的細胞免於氧化破壞,減少病變機會。而抗發炎也是原因之一,此外,魚油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眼周血流,代謝效率提升,都有助於護眼。[7]哪些人最適合補充?經常外食:外食族幾乎都處在Omega-3、Omega-6失衡的狀態,更甚者,是大量攝取動物性飽和脂肪的健康高風險族群。魚油攝取為失衡的比例校正,發炎指數回調,避免處於長期慢性發炎的疾病溫床。情緒起伏大、腦霧、易累:魚油中的 EPA 能調節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與抗發炎反應,有助於穩定情緒、減少壓力相關的不適。DHA 則是維持腦部與神經系統健康的重要結構脂肪酸,有助提升認知與注意力。代謝疾病:魚油功效多與代謝相關,血壓、血脂、血糖,先前提到的第二型糖尿病的魚油補充研究,也屬於代謝疾病的範疇。此外,大家最在乎的肥胖,也是一個慢性發炎的過程,想要減重事半功倍,必須先降低發炎反應,而魚油是首選。熬夜爆痘:熬夜、壓力、作息不正常,都會造成發炎。這類族群的人更應該優先處理發炎症狀,痘痘就是一個身體訊息,除卻清潔因素,爆痘的成因大多是賀爾蒙失調伴隨發炎,補充魚油將會成為改善的助力。用眼過度:現代人無不用眼過度,乾眼、痠澀、眼球泛血絲,都是容易忽略的身體警訊,魚油促進血液循環,可以緩解用眼過度的傷害,但最重要的還是適時讓眼睛休息,魚油是保養、是輔助。魚油常見迷思與副作用迷思一:魚油是萬靈丹?最後一個懶人包要提醒大家的是,魚油最常見的迷思是將他當作萬靈丹,而沒有配合生活、飲食的調整,就像同時滅火卻又添柴。外食的朋友必須控制油脂攝取,代謝疾病的朋友必須監控三高數據、適度運動、控制體重,熬夜的朋友必須落實固定的就寢時間。否則吃再多魚油都是杯水車薪。迷思二:吃越多越好?國際建議劑量為 每日 2 克 EPA+DHA 為宜,過量可能引起腸胃不適或影響凝血功能。有些情況是不適合吃魚油的。例如:服用抗凝血藥,魚油本身具有抗凝血功能,與藥物加成下,會增加出血風險的副作用。總之,營養品並不是越多越好,認識了解後,適當補充膳食中不足的營養,配合生活、飲食的改變,才能穩定而健康。結語:選對油,心情與健康都會更穩定!魚油不是神藥,但卻是現代生活壓力下的潛力營養,幫助你從裡到外穩定發炎、改善代謝、提升情緒專注力。搭配均衡飲食與穩定作息,才是最有效的保健公式!文/好好生醫品牌營養師 陳柏霖營養師參考資料:衛福部國健署(2024)。橄欖油最健康,烹調可以全都使用橄欖油?Philip C Calder(2013).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inflammatory processes: nutrition or pharmacology? Br J Clin Pharmacol. M C Morris, F Sacks, B Rosner(1993). Does fish oil lower blood pressure? 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trials. JAHAXin Zhang et al.,(2022)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take and Blood Pressure: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AHAA Farmer et al., (2001). Fish oil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Guy D Eslick et al., (2009). Benefits of fish oil supplementation in hyperlipidem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 J CardiolSenthil Kumar T(2024). How Omega-3 Fatty Acids Boost Eye Health & Prevent Diseas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utritional Psychiatry Research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Omega-3 Fatty Acids in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2025-06-17
魚油什麼時候吃最有效?飯前、飯後怎麼選?營養師完整解析看這篇

新冠疫情再度升溫,加上現代人生活節奏緊湊、工作壓力大,你是否有好好關心自己的健康呢?隨著大家對營養補充越來越重視,富含 Omega-3 的魚油成了不少人日常保健的首選。身為營養師,我們經常被問到:「魚油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才有效?」現在就讓營養師帶你一起探討,何時吃魚油才能發揮它的營養價值。目錄魚油什麼時候吃最好?其實重點是你「有沒有吃飯」!魚油一定要飯後吃嗎?空腹吃會怎麼樣呢?魚油可以跟其他保健品一起吃嗎?魚油可以跟藥物一起吃嗎?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哪些人不適合吃魚油?總結:魚油這樣吃,效果最好、身體也最舒服!✨ 營養師小叮嚀魚油什麼時候吃最好?其實重點是你「有沒有吃飯」!很多人吃魚油會問:「早上吃比較好?還是晚上吃最好?」但事實上,吃魚油的最佳時機,其實跟白天或是晚上無關,而是你肚子裡有沒有東西!魚油是脂溶性營養素,身體吸收它,需要一點幫手,而這位幫手就是你餐盤裡的「油脂」。像是炒菜中的烹調用油、肉類中的脂肪,甚至是湯裡的一點油花,都能成為魚油吸收的助力。根據 2019 年的研究指出,如果在空腹的情況下吃魚油,身體吸收 Omega-3 的效率會明顯下降;但只要跟有油脂的食物一起吃,吸收率就會大幅提升。✅ 搭配含有油脂類的食物 → 吸收好! ❌ 空腹吃 → 吸收差,無法有效發揮魚油效果!👉 所以最推薦的吃法是「中餐或晚餐後再吃魚油」,因為這兩餐通常比較豐富,身體也更容易吸收油脂。魚油一定要飯後吃嗎?空腹吃會怎麼樣呢?除了吸收效率之外,空腹吃魚油還可能會讓你感覺不太舒服。像是胃悶悶的、甚至出現灼熱感或噁心感。主要是因為魚油本身比較油,加上沒有食物墊胃,很容易刺激到胃壁,造成過多的胃酸分泌。還有一個許多人遇過的問題是——空腹吃魚油,容易打出魚腥味的嗝,讓人尷尬又不舒服。為了避免這些狀況,還是建議搭配正餐一起服用,尤其是含油的餐點,不只胃比較舒服,吸收效果也會增加。魚油可以跟其他保健品一起吃嗎?中餐或晚餐後是補充魚油的理想時機,與餐中油脂一起攝取更有助於吸收。那麼,其他保健品也能在同一時間一起補充嗎?許多人會問:「能不能一次吃完今日需要補充的營養品,省時又方便呢?」答案是——可以。多數保健食品與魚油搭配食用是安全且合適的,部分組合甚至有助於提升營養吸收與健康維持效果。以下這幾種保健品是跟魚油一起吃的好搭檔:維生素D  和魚油同樣是脂溶性的營養素,在餐後補充,兩者一起吃吸收效率更好,對平時想維持免疫力的人來說,此搭配是很好的選擇。維生素E  本身有抗氧化作用,和魚油一起搭配,可以幫助保護 Omega-3 脂肪酸的穩定性。葡萄糖胺  常見的關節保養品,對於想維持日常行動力與身體靈活度,特別是中高齡族群來說,是相當實用的搭配。魚油可以跟藥物一起吃嗎?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雖然魚油是一種常見又安全的營養補充品,但若你有在服用特定藥物,還是需要留意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有些藥物與魚油併用時可能會互相影響效果,甚至增加副作用風險,以下是幾種與魚油可能產生交互作用的常見藥物類別:抗凝血藥(如 Warfarin) – 魚油也會讓血小板比較不容易凝集,如果你同時在吃抗凝血藥,出血風險會變高。建議補充前應先諮詢醫師,並定期追蹤凝血指數。止痛與抗發炎藥(NSAIDs,例如 Ibuprofen) – 這類的藥物比較容易刺激腸胃,假如又同時空腹吃魚油,腸胃道可能會更不舒服。建議最好錯開時間服用,讓腸胃能有喘息的空間。降血壓藥 – 魚油有輕微的降血壓效果,加上如果有在服用降壓藥,一起吃有可能讓血壓降得太低。建議剛開始補充時,可以觀察一下身體的變化,必要時再調整頻率或劑量,讓身體慢慢適應。Statins 類降血脂藥 – 部分研究指出,魚油與 Statin 類藥物有協同作用,可能進一步幫助改善血脂與降低心血管風險,但仍建議與醫師討論劑量安排與監測指標。哪些人不適合吃魚油?雖然魚油對多數人來說是安全的,但以下幾類人使用時要特別小心:正在服用抗凝血藥或抗血小板藥的人出血性疾病史的人(如胃潰瘍、腦出血)預計需要接受手術的人(建議手術前 1~2 週停用魚油)對魚類或海鮮嚴重過敏者👉「如果你有以上的情況,建議在補充魚油前,先和醫師或營養師聊聊,會更安心也會更適合你的身體狀況喔。」總結:魚油這樣吃,效果最好、身體也最舒服!吃魚油不要空腹,建議在中餐或晚餐後補充,效果佳、胃也舒服搭配有油脂的餐點(炒菜、蛋、肉類等)幫助吸收多數保健品(如維生素D、E、葡萄糖胺)都能一起補充,省時又加分若有服藥或特殊病史,一定要先與醫師討論再補充魚油每個人適合的劑量和比例不同,量身選擇才是最好的保健之道✨ 營養師小叮嚀保健的目的,從來不是讓生活變得麻煩,而是讓你在平凡的日子裡,有多一點安心。 選對時間、搭配對的營養素,就是照顧自己的開始。願你在忙碌的日子裡,也能簡單、確實地為健康加分,安穩地度過每一天。文/好好生醫品牌營養師 曾士豪營養師參考資料:Strategies to improve bioavailability of omega-3 fatty acids from ethyl ester concentratesGalectin-3 inhibitors as novel antithrombotic drugs with almost no bleeding risk: wishful thinking or a realistic vision?Intermittent HIV-1 viremia (Blips) and drug resistance in patients receiving HAARTWhat’s the Best Time to Take Your Fish Oil Supplement?Fish oil interaction with warfarinDrug Interactions between Fish Oil and ibuprofenThe effect of omega-3 fatty acids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statins on lipid profil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iglyceridem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Assessing the Efficacy of Omega-3 Fatty Acids + Statins vs. Statins Only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40,991 Patients  

×